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美图 > 正文

坝上的故乡 坝上的记忆 坝上的乡愁

信息发布者:武惠仁
2019-09-09 15:26:23

异地扶贫搬迁, 土地流转,一步步我们成了不种地的农民。

老屋拆了,家搬走了,却无法搬走乡愁。

故土难离,农村的根不好拔,有祖坟、有族亲、有儿时忘不了的一点一滴!


故土难离草木情深,

故乡有养育我们的土坯房、

故乡有我们翻越的矮院墙、

故乡有坐在墙角下的大爷大娘~~~~



故土难离,

故土是那口老井、

故土是那片白云、

一草一木都觉得特别的亲~~


恐怕今后我们想再看看这袅袅炊烟都成了奢侈


也许因为此刻不能拥有,才更深刻的感觉到家乡的美丽宜人,家乡亲人的淳朴善良,才更强烈地渴望踏上那片绿地。



乡愁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片土地,一年四季都吃的土豆




还有这坝上三件宝的莜麦,吃了真耐饿。


贫困的儿时,父母想着法的把土豆和莜面做成各种美食,比如这山鱼儿


比如这拿糕



比如这苦垒



还有这大净品子的莜面


还有这田地里劳累一天的父母,也忘不了给我们搓点熬鱼儿吃


吃不够的磨嚓嚓直能在农闲时享受,比较费工


还有这莜面饺子,大多数的时候是土豆馅的


还有这你多少年没吃上的山药捣筋筋


这山药丸子


莜面顿顿



瞧这一大锅,儿时孩子多,一家子一起吃饭,那个香啊!

再来点味道浓郁的酱面子,绝对比十三香、胡椒面、味精的功用好。。。


       离开坝上往南走,就再也吃不到家乡那么好的土豆粉了,小时候大人压粉的时候,我们早早的等着,第一锅出来,家长们给我们这些馋鬼一人拌上一碗,大家一口气扒拉光,心满意足的玩去了。





也就是坝上人如此的实在,张家口特有的黄米面油炸糕

有一种美食叫“怀旧”,总忘不了在小时候吃的油炸糕的味道,外皮酥脆,内馅软香甜,那是一种难舍的经典。



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,十里地的荞麦饿断腰!

坝上人家的主食中,糕是最耐饥的食物,人们把主食消化程度的难易用走多长的山路来量化。吃一顿糕,走上四十里山路才觉得饿,而吃同样的饭食,那些莜面下肚,走上三十里路就感觉小腿肚子没劲了,要是吃上一顿荞面河捞,走二十里路就饥肠辘辘了。



过年,是儿时最开心的时候,一年中最好美食节。麻花是我们每年必做的美食,做好放在箱子里,我们可以作为零食吃好几个月。


兰花豆


每到中秋,坝上属于秋忙季节,父母再累,半夜排队也得给我们打点月饼。那时候加工月饼,都是自己带着东西去加工的,还得帮忙做的。


现在的月饼,虽然花样多,但比起老家自己加工的月饼,逊色了许多。




是否还记得,上中学的时候,才偶尔买一个解解馋的锅盔



妈妈的味道,缺少蔬菜的北方,自己种点豆子,冬天生豆芽吃


物质匮乏的年代,山上找点吃的,挖的多了还可以腌制。


酸溜溜


田菊菜,如今都成了奢侈品了


过年的时候,条件好的人家会杀只羊


这柴锅炖肉,最香了



妈妈包的饺子,才是最香的


故乡是什么? 

故乡一眼望不到边的天际线,   

在游子的深深眺望中,   

一次次望眼欲穿



故乡是什么? 

故乡是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,   

在外飘人的梦境里,   

一遍遍回放。




故乡是什么? 

故乡是后山上的山丹花,   

在游子的记忆中,   

那里有童年的一切。
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